站内搜索    
风电困境的突破口: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
 

风电困境的突破口:机制创新

日期:2013/2/25

       2012 年注定要成为中国风电发展史上最引人瞩目的一年。在这一年,风电发电量超过1000 亿千瓦时,在全部发电量中占比2%,超越核电成为继火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风电并网总量达到6083 万千瓦,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新增装机超过1400 万千瓦,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首先体现在弃风电量上,2012 年,全国弃风电量超过200 亿千瓦时,比2011 年几乎翻番;其次,新增并网装机总量回落,比2011年减少了200 万千瓦;第三,风电在全部发电量中的比例仍然较低,不仅远低于欧盟7%的比例,也低于美国3.4%的比例。
      风电面临的严峻形势已经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风电与常规电源尤其是在供暖期与热电机组的矛盾,以及现有的电力运行体制无法适应高比例风电接入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首要因素。目前来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传统的电力运行体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理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最初,我们讲“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我们成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风电规模已经不是十年前的“小打小闹”。我们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有哪些教训和不足,风电产业还应该反思什么,也到了必须要系统进行总结的阶段。
      首当其冲的就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形势的不断变化,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生产和供应体系中的战略地位需要重新定位并在国家整体战略中予以明确。当前,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2030-2050 年能源体系建设目标。反观国内,对于风电究竟属于主要能源还是补充能源,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很多专家都在不同场合强调了传统煤电的主体地位,却有意无意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40%以上的基础上,如何面对国际社会理直气壮地坚持煤炭的主体地位,实在是颇费踌躇的事情。
      其次就是要及早着手研究和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新型智能化电力系统。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情况,特别是风资源远离负荷分布的特点,为重新构建电力体制做准备。重新构建的电力体系,应以负荷快速响应为核心,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统筹电网和其他电源建设。届时,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电力体系,必定是本地消纳优先,再考虑远距离外送。这就需要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电力系统的全面思考,如何在已然开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不落伍,如何能够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风电开发企业凝聚集体的智慧,并超越各自的利益,不断地进行创新体制机制,如此,才能迎来风电新一轮的发展。